-
-
微信:qdlihxl
-
-
邮箱:7068600@qq.com

2018年10月23日,由唐硕体验创新咨询和《哈佛商业评论》联合举办的“体验峰会2018”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顺利举办,哈佛商业评论、唐硕体验创新咨询、WeWork、同济大学、将门创投、Eight、机遇空间、Visa、特赞、阿里巴巴及喜舍创享等11位头部品牌的决策者,就消费升级的新阶段的趋势变化与应对,与来自283个品牌超过1200位创新者进行现场交流。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作为受邀嘉宾,在峰会现场就挖掘乡村背后的价值、的根本等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核心观点:
1、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城市创新工作,但乡村的潜力远没有被发掘出来,城市和乡村代表两种不同的美好生活方式,在城市化之外,是不是能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
2、乡村发展不只是风貌改善,还要挖掘乡村背后的服务价值、体验价值、知识价值以及城乡结构的战略意义。如果能够变成新的商业模式,就能成为一种新经济;
3、不管是企业还是机构,提供好体验的关键在于创造感动、创造意义。
以下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的演讲全文,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有所删减。
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体验峰会,体验峰会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还是非常有渊源的,还记得第一届体验峰会是在我们学院正在施工的工地上举行的。我们现在是世界排名18位、亚洲排名第一的设计学院,当然排名并不是那么重要,还是要做些不一样的事。唐硕是2007年成立的,2007年我也创办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设计丰收”。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两种美好的生活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项目呢?说起来也是蛮有意思的。2006年,我们在同济大学成立了一个团队服务上海世博会,我本人也设计了上海世博会的联合国馆。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我一直觉得世博会的英文口号Better City Better Life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中文翻译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觉得是有些误导的。
乡村对中国来讲还不完全是一个经济概念,中国经济过去几次崩盘的危险,因为城乡结构的存在,所以每次都过去了。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村对城市来讲,不完全是附庸,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两种美好的生活,不能说哪种生活方式更好。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二元化极度严重,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城市创新工作,但乡村的潜力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城市和乡村代表两种不同的美好生活方式,在城市化之外,是不是能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城乡之间能有什么样更好的连接方式,让城市与乡村的人们能自由选择想要的生活?一个有选择的社会才是一个好的社会。
怎么启动这个项目呢?我们抛出一个话题,邀请全世界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一起思考。选择项目基地时,我们定了三个标准,第一是交通最不方便,第二是没有任何资源,第三个条件就是有想要改变的人,这点特别重要。世界上有无数可能性,能不能变成现实完全取决于人。这个项目事实上是1.0版,前面10年都在做实验,把这个乡村当成实验室。这个项目做了11年研究,世界上不少于30所大学参与过。
从2010年开始,我们把前面几年的研究一点点落地。事实上我们做的都是测试,比如测试怎么设计产品,能把它的价值提得更高。除了产品背后的价值,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乡村背后的服务价值、体验价值、知识值挖掘出来,把它变成新的商业模式,变成新的经济。为什么农村穷?因为只是把农村的产品变成钱了,但是刚才讲的那些背后的价值没被开发出来,所以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设计手段寻求新的经济转型机会。
设计丰收2.0版本,我们要做的三件事
到了今年,我们决定推出设计丰收的2.0版本。第一件事是大部分设计师都在做的,就是美丽的乡村风貌,但只做这一件事是救不了乡村的,颜值固然重要,内涵更重要。
第二件事是我们设计怎么能够在乡村创造新的产业,包括新的产品、新的服务。现在城市里服务经济占到60%,有些国家占到70%—80%,但在乡村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第三件事情就是时尚的乡村生活,不同区域的乡村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怎么把这个特点放大,另外一点就是品质,品质是被设计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
设计怎么促成一个有活力的社群?包括原住民和外来的人群,这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大家想一下100年前,假如在农村可以随时随地碰到当时在这个国家最有知识的人,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健康的社会一定是多元的,而这个多元社区的人员事实上是要通过社区营造,我相信很多听众可能就是未来新的乡村社区成员。
我们今年准备推出2.0版本基本的逻辑就是放大和扩散。我们会在中国找一块大概里程半个小时左右的一块地,规模在2000亩左右,如果达不到这个规模很难做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这块地可能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是个经济概念,2000亩地不是一个村庄是一个经济概念,和一般的产业园区有什么不一样?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只关心经济表现,并不关心企业内部的关联。第二个是绿色、智能,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各种新技术,我们准备在这里做落地应用。第三个是我们提供一个梦想的沃土,但凡有想法的人都可以到这里,把全世界的创新人才和中国的机会连在一起。
所有这些放在一起,第一块是经济基底,第二是技术中试,第三是社群。在这里我们要颠覆很多概念,这里面有1000项技术、1000个公司,可能会提供1万个工作岗位。
从学习的角度来讲,其实是另外一个大学。在这个大学,你学习的对象可能不是教授,而是这个社群,你学习的方式可能不是在课堂,而是真正在做中学习。它是一个知识的狩猎场,我们应该有这个时代的迪士尼,世界上最佳的实践都在这里产生,我们的孩子应该是被这个世界的梦想所激发的,他们是被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而激励的。
人、想法、产品、场所四象限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其实是人,金字塔塔尖是社群,这个社群是大家有不同的梦想,有不同的认知方式。
第一个象限是人,人怎么聚起来?我们在同济大学周边做了一个项目叫Nice2035,实际上就是创意和创新的社群,我们是把整个社群作为一个实验室,所有实验室都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2035年的时候,人怎么生活,产业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同济大学周边,你会发现60%的空间不在我们学院里,都在我们周边的社区里。未来我们会做各种场景,通过故事把大家连接起来。
第二个象限是想法,这些人的想法怎么被分享,怎么让这些社群显性呢?今年5月,我们做了一个创新创业博览会,用110个集装箱搭了一个现场,现场人数3000人,一天的传播量是1000万的流量,通过知识分享平台,想法可以汇集被分享。
第三个象限是产品,当然这个产品不是有形的产品,这么多有意思的人聚在一起,那他们背后的生活哲学,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不仅可以通过分享平台对外传播,也可以通过产品传播,而且是有温度的传播。
第四个象限是场所,当越来越多新的思路被产品化,这些空间背后是不是有一些共同的信念?我们可以通过贴标签的方式。设计丰收想要做的就是对各种场所进行认证,我们把这个平台做成一个众创平台,我们希望在中国能够复制。今天和大家分享了我们最近做的事情,希望今后有机会合作,谢谢大家。
作为信息社会通用基础设施,时下5G产业建设以及发展如火如荼,并将最终带动数十万亿规模的社会经济发展。但5G在正式进行商用化普及应用前的态势如何发展?5G将为哪些领域的变革带来有益赋能?5G将在各行各业掀起什么样的市场风暴?系列问题依然困扰着各界人士。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产业发展脉络,理解5G产业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让各界人士更清晰的洞察5G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点。6月14日,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由亿欧公司联合承办的“5G物联峰会”将于上海虹桥世贸展馆举办。
亿欧“5G物联峰会”将特邀政府、学界、商业、投资机构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多领域视角切入,深究5G产业发展脉络,探索5G赋能各行各业的新思路、新方法,供行业内外各界人士参考。活动详情请戳: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