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qdlihxl
-
-
邮箱:7068600@qq.com

今年是浙江省建设实践的大范围推广之年。
最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阐释了未来乡村的建设方案。
自2022年开始,我省每年要建设200个以上未来乡村,到2025年,全省将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实现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的目标。
这,的确是一个让乡村振奋的消息。
不过,未来乡村怎么做?从何入手?许多村书记仍在观望。我们必须承认,困难确实有,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关键在于认真领会文件的要领,抓住统领的力量。
《指导意见》中多次强调指出,未来乡村建设要以党建为统领,党建统领要贯穿于未来乡村建设各场景之中。这里特别强调党建统领,因为这是许多村干部和外来运营公司在理解文件中最容易忽视和困惑的。
党建怎么做?许多村都会做,甚至做的有声有色。但,党建如何统领,可以说大部分村都未思考过。对有些基层乡村,党员的数量本身就不多,完成常规党建工作就已经十分吃力了,要发挥党建的统领作用,更是缘木求鱼。党建的力量弱,党建缺少统领力量,党建和产业是两张皮,对产业基本没有带动作用,是许多乡村的现状。
未来乡村,必须要从未来重新认识乡村。
2022年的春晚,京东用691亿次红包证明,算法比服务器更有用,“拼资源”不如“拼架构”。
对未来乡村来说,除了拼“算法思维”、“架构思维”、“元宇宙思维”,还必须拼“党建思维”。传统老一套拳打脏乱差,脚踢黑恶丑的党建方式,已经很难统领文件中对于未来乡村九大场景的全面建设的要求。
(这九大场景分别是: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
未来乡村的党建必须要拥有正确的、能产生经济能力的“党建思维”,才能产生引擎九大场景的统领力量。
这一两年,河南焦作的修武县的治理经验,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大量的报道聚焦在修武县率先提出的“党建美学”理念上。修武县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美学是第二生产力,经济建设需要‘科技创新+美学设计’的‘双轮驱动’”。从老建筑改造开始,修武县在“科技创新+美学设计”的推动下,对乡村不同场景进行改造升级,发挥了党建引领全域美学经济的乡村振兴的效果。
对于浙江来说,修武县的党建美学理念并不新鲜,浙江、的建设可以说都是党建美学的反映。但,我们要问的是,为何是修武,而不是浙江的县域,提出了“党建美学”的概念。修武在党建美学理念的完善过程中,曾经还深入调研过浙江杭州、丽水等地,大量借鉴了浙江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
这,唯一能说明的就是:浙江乡村干部欠缺“党建思维”,缺乏对“党建”作为强大政治经济武器的认识。浙江的许多乡村干部只顾埋头做正确的乡建,而忽视抬头思考如何正确地做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浙江未来乡村要实现“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五大元素和谐共生的乡村,核心是要善治。
善治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党建在全局中的统领问题,就是要解决的最后一公里——“理念架构”的问题。修武县,采用了“党建美学”的理论架构来统领县域治理和经济发展。浙江未来乡村的建设,大可不必被局限在这些概念之中。
省里文件指导的九大场景,其实都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做支撑,任何一个统领都可以形成党建的强大力量。关键在于乡村的党建能否真正地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去思考:究竟哪一种理念才是真正地有利于促进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全面发展的理念,究竟哪一种理念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地统领本地乡村的全局发展?
在这种基础上,未来乡村的党建才能够建设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党建雄兵,未来乡村建设才能与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一体实施,协同打造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基本单元。
作者:未来乡村研究院副院长刘燕
识别二维码 关注未来乡村